文 / 路人
9月9日,星期四,晴到多云。
9:00光景,李家埭阿学队长到。 他是来村里是探虚实、讨回音的。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。
进门时,他先在窗口探了一下头,然后推门慢慢进来,朝屋里看了一“眼”(他只有一只好眼睛),然后笑咪咪地坐在朝东的木沙发里。
“天,嗄个热法。”阿学队长不紧不慢,说,“人家嗄说,地球变热了。”据他说,近几天,厂里要让电,就他上班的那个小小的化工厂,也被逼得跟着人家让什么电,说是上级节能减排办公室的通知,弄得他两天功夫做三班,产量拿不出来厂长也急。按规定,要淘汰的是高耗能、重排污企业,正如“三印”厂一类的企业,曾在“黑名单”上出现过。他说,所以,“三印”严峻得要命,这一次1800万(含920万元借款)卖给了江苏七都老板。阿学队长如此这般说了一气。
人家嗄说,沪翔老板这一下真的大赚一把,你们想想,就是仓库的里废铁,像破铁桶、旧马达、烂铁板,每吨9000元,整整装了一天的车,算算几嚯钞票?白场上散堆的旧铁,足有50万元。厂里人说,不要说4.1万元一亩,就是6万元一亩,也可以接受,说只要村里、镇上同意,就OK了。他们厂里有些土地是从农户手里买下的,只有一部分是“问题土地”,而处理这“问题土地”要不了太多的钱。阿学队长说的话前面都加一个“人家嗄说”,说明这是道听途说的,消息来源可能不可靠、不准确——如果是这样的话,他一概不负责任。我想应该是这样的。
人家嗄说,从07年开始,住“正昌”里的那个人,从来没付过按协议规定的应该付给村里的“上缴款”,到现在一分也没付过。第一年年终,村里派人去结算,对方说,这事还有“问题”在里面,硬是把人给“气”了回来。于是,就有人说,这事准有猫腻。还说,那染毛厂同用村里的污水处理池(村里集体所有),是污水排放大户,但从来不向村里缴一分钱,不知是什么道理?就有人说,这事不是猫腻准是“狗腻”。哈,群众语言倒蛮丰富的。
几个人聊了很长时间,阿学队长像想起了什么似的,说,“正昌”那一块土地,原先有18亩,村里人叫18亩地叫惯了,其实是17.5亩,因为墙圈外还有半亩塘。其中,只有9亩多一点是1080元/亩(6000元一亩征用,按年息18%付息,计1080元/亩),其余的700元一亩。上次为这块地已经开过三个“白会”(白天开会)一个“黑会”(夜晚开会),说书记自己已经说过租金改为2000元一亩,村民都等消息,但后来却又说“镇上不同意”。他说,他今天是来讨回音的、讨说法的,明天10日是村民集体来讨回音、讨说法的日子;还说鸟船浜两岸人上次也说好10日讨回音、讨说法的。如果没有满意的答复,那有要“闹猛”了。2.8万元一亩,村民是过不了关的。阿学队长说, 嗨哟,正光鸡躁煞嘞!这样烦着,他回家烧饭去了。
村民也应换位思考,这是“历史遗漏”的问题,越拖越不利于稳定,越拖越不利于发展,眼下镇上、村里为村民着想,想彻底解决的话,这是为村民谋利益的好事呀,首先是保障了村民自身的利益,同时也解决了企业主的后顾之忧。4.1万元一亩是“挂牌”地价,而“挂牌”是要用地指标的——这些土地哪来的指标?有人扬言:如果这事没有一个满意的答复、不能妥善得到解决,他们就要堵道路堆厂门了。如果真的如此,那派出所可能也要干预了,我想。
农村里有句老话,叫:活申弄八吊,不出血不收场。呜呼,这人生大舞台上的戏文,岂能与猴戏同语而论呢?看来,我这次又说错话了。
该罚!
评论